各種植物來源外泌體的治療功效

引用文獻網址:ScienceDirect

外泌體是平均直徑約100nm的球形納米囊泡,由細胞脂質膜向內出芽形成,隨後被分泌到細胞外的空間,起到細胞間信息傳遞的作用。
外泌體通常由他們的大小,組成和特定的標誌物蛋白來定義。因為是由生物遺傳衍生,外泌體會攜帶化學物質(例如手提細胞傳遞信號和抗原呈遞分子等)進入生物體中,並產生多種功效。
納米技術已經成功應用在各種疾病的治療中,而植物來源的類外泌體納米顆粒(Plant-derived exosome-like nanoparticles, PENs)在治療疾病和藥物遞送上是非常有潛力的。
一般動物來源的外泌體雖然來源廣泛,具有多種生物活性,但需要細胞大量培養,產率較低。植物來源的外泌體產率較高,提取的週期短,部分還具有較低的免疫原性,且藥用植物的PENs還有機會能保有母體細胞的藥理活性,大大拓寬了外泌體來源的選擇範圍

復旦大學研究團隊提取了多種植物來源外泌體進行研究,並將其成果發表在Asian J Pharm Sci上。
例如,柚子來源的PENs對於多掙腫瘤細胞具有殺傷作用,擁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,並且以高達80%的效率被腫瘤細胞攝取。
檸檬汁衍生外泌體通過介導相關細胞因子的分泌,來抑制腫瘤的生長,在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模型中產生治療效果。
生薑衍生外泌體在酒精性肝損傷的模型中顯示出能增加解毒/抗氧化基因的表達量,顯著降低肝臟甘油三酯水平,表明能夠保護肝臟減少酒精引起的損傷。
葡萄衍生的外泌體一杯用於緩解葡聚糖硫酸鈉誘導的小數結腸炎,它能夠促進腸道幹細胞的增殖,加速黏膜上皮細胞的再生,幫助恢復整個腸道的長度和結構。同樣西蘭花衍生的外泌體也被發現具有預防和治療結腸炎的作用。
PENs有許多治療益處,也仍有許多未知及缺陷待研究和克服。主要問題例如PENs的大小和外觀的異質性可能會被生物體視為雜誌,導致不良免疫反應。隨著研究不斷優化,希望不遠未來PENs可以被運用在多種治療方面,起到良好效果。

此篇文章同步發布於我們的官方Facebook粉絲專頁中,歡迎對這篇研究有興趣的朋友到下方連結的文章中留言進行討論!

留言討論區

-更多研究導讀-

Guided Reading

外泌體與青光眼的治療

Guided Reading

間充質幹細胞的分泌譜研究

Guided Reading

外泌體用於治療銀屑病的研究

Guided Reading

醫美新幫手,外泌體來囉!

Guided Reading

不是每顆外泌體都是好朋友!